名师大讲堂|清华大学马赛教授受聘为我校顾问委员会副主任并作专题讲座《问题驱动的设计创新》
马 赛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院长,曾任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党委书记,清华大学米兰艺术设计学院院长,清华青岛艺术与科学创新研究院院长,中国工艺美术协会副会长,中国工艺美术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主任,全国工业设计工程领域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协作组组长,中国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学术教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冬奥组委制服装备专家委员会委员,北京市筹备和服务保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庆祝活动广场专家组组长,广州亚运会开闭幕式视觉造型总设计,深圳第26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开幕式视觉造型总设计,清华大学第十二届学位评定委员会艺术学分委员会委员,清华大学“智能工程与创意设计(CDIE)”本科交叉学科人才培养项目负责人,国家艺术基金评委,工信部优秀工业设计奖评委。
2020年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冬奥会首钢赛区数字化生态创意设计研究与示范”。2019年担任国庆70周年群众游行活动广场专家组组长,带领团队完成天安门广场“红飘带”景观雕塑及游行活动中“开天辟地”等11辆彩车的设计工作。2018年作为项目负责人带领团队完成宁夏回族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中央代表团赠送的相关纪念品设计。2017年作为项目负责人带领团队完成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周年标志设计及中央代表团赠送的纪念品。2008年参与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缶”等系列道具设计工作。2007年参与铁道部高速铁路车站导视系统的设计及标准的制定工作。2007年完成“北斗一号”军用卫星导航仪设计。
主要获奖:2020年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授予“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荣誉称号。2006年系列公共设施在北京市规划委员会、北京市市政管理委员会、北京市园林局、北京奥组委文化活动部联合举办的“北京奥林匹克公园环境设施概念设计方案”征集活动中获整体设计一等奖。
10月11日下午,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院长马赛受邀莅临我校,受聘为北海艺术设计学院顾问委员会副主任,并于西校区大礼堂为学校师生带来一场以《问题驱动的设计创新》为题的专题讲座。学校校长卢新华、董事长郑念贻出席活动,我校总督学王斌主持讲座。
讲座开始前,校长卢新华、董事长郑念贻为马赛教授颁发聘书。卢新华校长表示,马赛教授有着卓越的成就和深厚的学术造诣,他的加入将有助于提升学校的整体教育水平,为学校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提供重要的指导和帮助。学校也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加强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等国内外顶尖院校的交流与合作,推动学校艺术设计教育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校长卢新华、董事长郑念贻为马赛教授颁发聘书
讲座伊始,马赛教授首先抛出了“问题”“麻烦”“矛盾”三个疑问,并指出正是因为有问题的存在,才让生存有了意义。随后,他从工业革命切入,深入探讨了什么是艺术与设计的统一,并强调这与习近平总书记所提出的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化高度契合,且与民生紧密相连。
讲座过程中,马赛教授围绕“造型训练”“解决美与材料”“工业的问题”三个方向,结合自身丰富的经验与实践心得进行了详细阐述。他以哈尔滨亚冬会火炬塔设计为例,陈述了该设计以哈尔滨的城市精神和冰雪运动文化为根基,将象征坚韧与优雅的丁香花曲线与寓意纯洁与和平的雪花形态融合,采用“同心圆”结构展现丁香与雪花“同心绽放”。这一设计不仅彰显了亚冬会“冰雪同梦,亚洲同心”的主题,更体现了开放、包容的城市胸怀。通过这一具体案例,马赛教授强调“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以此鼓励学生们从生活中汲取灵感,善于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深入理解产品的意义,从而提高创新思维和创作能力。
马赛教授还提出,设计是一门跨学科的专业,将创新、技术、商业、研究及消费者紧密联系在一起。设计是一种将策略性解决问题的过程应用于产品、系统、服务及体验的设计活动,其目的在于创造一个更美好的世界,因此不能忽视生活中的各种问题。他回顾了自己参与的诸多设计项目,如2008年北京夏季奥运会开幕式上“缶”等演出道具设计、201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庆祝活动天安门广场“红飘带”景观雕塑、2022年北京冬奥会部分赛区场外火炬台设计等,这些案例生动地诠释了设计如何解决实际问题、推动创新发展。
讲座尾声,马赛教授以“技术问题”“社会问题”为主进行总结,通过联系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及由此产生的各种产品,鼓励同学们要关注生活,不要忽视生活中的各种问题,要善于从生活中发现问题并积极寻求解决之道。
此次讲座深入浅出,内涵丰富,引发了现场师生的深刻思考与强烈共鸣,不仅拓宽了师生们对问题的思考维度,提高了他们对设计艺术的认知水平,还增强了大家的创新能力,为学校的艺术设计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讲座在广大师生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范佳涵/摄)